一、從英語學習的角度
從英語學習的角度,肯定是越早越好。專家表示,如果你希望掌握一門語言基本能達到“母語”的水平,那么最晚最晚不要超過10歲。
什么叫“母語”水平?
很難量化描述,在實際應用中,如果能達到以下兩點,就可以簡單理解成達到“母語”水平了:
一是,用“英語”思考,英語脫口而出,不會在大腦中經(jīng)過“中英互譯”的過程;
二是,英語母語國家的人與你一起交流,發(fā)現(xiàn)不了“英語”不是你的母語。
當然,不是每個人都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將第二語言“英語”達到“母語”水平作為自己的目標。但是,如果你希望孩子的英語水平達到“母語”水準,那么,最晚最晚不能超過10歲將孩子送入全英語的浸入環(huán)境。這樣,還有可能性,而且,肯定是越早越好。否則,可能性不大。
之所以將達到“母語”水平作為標準,主要是這是一個可實現(xiàn)的目標而且也是很多家長追求的目標,F(xiàn)在很多孩子在國內,從幼兒園到小學,都是雙語或英語環(huán)境,比如一直上國際學校,其英語水平已經(jīng)能夠達到“母語”水平了。
當然,如果你對孩子的“英語”學習目標不是那么高,那就再議了。
二、從出國過渡的角度
選擇國際學校的學生,基本上就是不參加國內高考、以出國留學為目標了。上國際學校,可以提升孩子英語水平,熟悉西方的教學方式,為將來留學做好過渡。
如果孩子在上小學,那么最好在5、6年級之前轉到國際學校。為什么呢?
因為,根據(jù)我的觀察,從公立學校轉學到國際學校的孩子,要有最少1-2年的過渡期,才能真正適應語言要求和掌握國際學校的學習方式,英語的聽說讀寫達到與課程要求相適應的水平。
如果在5、6年級之間進行選擇,最好是5年級末轉到國際學校。
這是因為美國的年級設定與國內略有不同。在美國:
1-5年級是小學,
6-8年級是中學,
9-12年級是高中。
中學與小學相比,是個大的跨越,6-8年級是一個獨立的完整課程體系,分科更細、要求更高。所以,考慮到1-2年的過渡期,再加上學術體系的相對完整性,那么最好是5年級末轉到國際學校,這樣可以學習完整的初中課程,從6年級末轉過來會比5年級末更辛苦一些。因為相當于比別人少學了一年的中學課程。
如果您的孩子已經(jīng)在上初中了,也可以考慮初中畢業(yè)后進入公立學校的國際部。這樣在中小學階段接受完整的公立系統(tǒng)的中小學教育,到了高中階段再切換。
如果孩子在初中階段轉入國際學校,可能會面臨很大的過渡壓力。國際學校初中階段的課程比起小學階段,深度、難度都大大增加,同時,要求很高的英文閱讀和寫作能力。
小編了解到的情況是,很多同學做作業(yè)要到晚上9-10點鐘。初中的孩子恰逢青春期,自尊心強、情緒波動大,這時轉學過去,既要快速完成英語的過渡,又要學習具有難度的課程,與從小學階段轉到國際學校相比,要克服更多的壓力。
|